【健康科普】儿科为何一天一处方?
2023-12-14 14:57管理员
【本网讯】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带孩子去医院看病,需要输液治疗5-7天,可是每天都要挂号、就诊,请医生开具当天的处方,大半天时间都耗在医院,家长、孩子疲惫不堪。儿童输液,为何需要一天一处方呢?
1、 监测不良反应,降低医疗风险
儿童常常被误以为是成人的缩小版,但他们与成人有很多不同之处,是一个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机体,而年龄越小,差别也越大(尤其是学龄前期)。药物进入人体后要经由肝脏代谢灭活、肾脏排泄清除。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各器官系统尤其是肝肾功能发育还不成熟,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成人要高。因此,儿童有特殊的用药需求。《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至2020年,14岁以下儿童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占所有报告的比例均维持在10%左右。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陷入无声世界,肝肾功能、神经系统等受损伤的更是难以计数。另外,每年约7000名儿童死于用药不当,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更是达到4倍,在每年死于不良用药的人群中,儿童占1/3。
静脉输液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远比口服、雾化、外用药物更为严重,过敏反应、输液反应、血管损伤、肝肾功能受损时有发生,尤其是有些药物还会有迟发或累积后不良反应,这就需要加强监测,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做出急救或调整,而不是医生处方补液后一开了之。预防意识需要始终贯穿在诊疗活动中,不能因为“怕麻烦”,等酿成“大祸”,就会悔之晚矣。
2、实时掌握病情变化,筛查重症患儿
儿童的个体、性别和年龄差异很大,自身防护能力弱,免疫功能还未发育完善,易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这些特点使得儿童的病情往往发展迅速易反复,且容易出现并发症。比如,同一疾病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大部分肺炎患儿会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而婴儿可能仅仅表现为流涕、鼻塞、口吐泡泡,年长儿则会表现为胸闷、胸痛等。其次,同一表现却有可能是不同的疾病。婴儿期出现喘息要小心毛细支气管炎或者气道畸形,幼儿期则需排除气道异物,而年长儿则还要考虑哮喘急性发作。另外,呼吸道感染虽是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但也有部分儿童会并发中耳炎、中枢感染、中毒性脑病、心肌炎、脓毒症、休克等其他脏器的疾病,不可掉以轻心。
儿科学疾病的临床特点为年龄越小越容易表现为全身症状,局部症状体征不明显;不同年龄疾病的种类,表现也不同;起病急、来势猛,病情易反复、波动,变化多端。而儿童因为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不适,病史常由最亲近的人描述,所以全面的体格检查尤为重要。每天就诊虽然繁琐,但是能让医生实时掌握患儿的病情变化,减少重症的发生率,或者筛查出重症病例,及时救治。
3、监测检验结果,及时更改治疗方案
目前,儿科普通门诊和急诊最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快速病原学检测、电解质、心肌酶、影像学、心电图等等,这些检查快则半小时,慢则3-4小时,这也是为了协助医生尽快判断病情,便于为当天就诊的患儿治疗。但是快速的检验往往敏感度不高,所以一些复杂的疾病需要更全面的检查。比如感染性疾病,精准的病原学检查往往需要1-3天的工作日出结果。每天复诊,可以让医生根据更新的检验结果,结合患儿的临床转归全面评估和及时更改治疗方案,避免贻误病情。
4、评估疗效及病程,避免滥用抗生素
药物治疗剂量一般随年龄、体重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年龄的小儿对同一药物的耐受性也不一样,这是儿科治疗学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每次就诊,医生会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判断药物治疗是否有效,如果疗效不明显时需要考虑是否升级抗生素或加用其他药物联合治疗,有效时则要判断是否继续巩固或降级抗感染治疗。虽然普遍认为肺炎需输液治疗5-7天,但其实不同的病原微生物、病情轻重、是否存在菌血症等因素均会影响疗程。因此,每天评估药物疗效及患儿病程的转归,制定个体化的治疗并及时调整,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滥用抗生素。
提高就诊效率,专家支招小贴士:
1、分级预约挂号:建议有重症、疑难疾病倾向的患儿或存在基础疾病(比如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等)的患儿可以选择提前预约专科或专家门诊就诊。
2、医院公众号“当日挂号”:没有预约的家长可以选择复诊当天早上打开手机,在医院公众号上点击“当日挂号”进行网上挂号,现场取号后,推算候诊时间后再带孩子到医院签到就诊。
3、区级医院随诊:轻症疾病的患儿在三甲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后可以选择在就近具有相关医疗条件的区级医院继续治疗及评估。
(儿科门诊: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