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内泵植入术 解癌症患者病痛
2022-12-07 10:55管理员
【本网讯】近日,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麻醉科癌痛治疗小组成功为43岁的癌症患者陈女士完成鞘内泵植入术。
据悉,陈女士是一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跟她心理疏导过程中,陈女士表示早已接受这个结果,最急切的恳求是睡个安稳觉,头部疼痛有所减轻。传统静脉输注镇痛药的方法无法解决病痛,失去对生活的信心。负责管床的肿瘤科胡俊春医师说,由于三阴性乳癌的治疗手段局限并伴发脑膜和骨转移,陈女士面临的是肿瘤治疗和疼痛治疗的双重压力。他建议,鞘内植入技术能够提供通道使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脑膜转移靶点,更好地控制和治疗转移病灶,可谓“一举两得”。
于是,胡俊春立即联系西区麻醉科癌痛治疗小组,麻醉科蒋琦主任、王敏医师等迅速响应并组织多次会诊讨论,在完成病情评估并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立即决定对其实施手术。在首次将镇痛泵药液泵入当天,陈女士就表示终于可以恢复久违的睡眠质量。随访一个多月以来,目前其转移病灶及疼痛均已得到稳定控制,让她重新鼓起勇气战胜病魔。
鞘内泵植入技术是将特制给药导管的一端埋植于患者椎管内部蛛网膜下腔,另一端与埋植于患者肋缘皮下的微型输液港连接,由于全套装置均埋植于患者皮下,这样既完全杜绝了体外暴露导致的感染风险,又建立起了一个药物能够进入椎管内的永久性通道。镇痛治疗时将镇痛泵通过蝶形针穿刺与皮下输液港连接,只需静脉注射剂量的数百分之一的药物就能通过椎管内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由于每小时所需输注量极小,配置一次就可以连续使用超过2周。
鞘内植入技术带来的癌痛治疗新方式,不仅减轻护理工作负担,缓解患者被反复操作的心理压力,而且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综合效应。
近年来,我国肿瘤患者呈现高发且趋于年轻化趋势,临床中几乎有85%的癌症患者都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故在癌症患者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是毁于肿瘤,而是死于疼痛”!护士要把整盒的强效阿片药物拆开配制并通过静脉输注到患者体内,24小时不间断且每隔2~3天就要更换一次,但即便是这种用量仍然无法满足患者对于镇痛的需求。因此,传统治疗手段的局限与患者的迫切诉求之间的不匹配,成为了现在癌痛治疗中最大的“痛点”。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麻醉科早在两年前就紧盯这个“痛点”,并积极推动此项目申报为院级双新项目。当时全国范围内开展鞘内镇痛的医院比例极低,西区麻醉科克服人员紧张等困难,组建癌痛治疗小组并派出负责医生远赴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省级肿瘤疼痛治疗专科进修此项目,充分做好人员、技术、设备等细节准备工作。
两年来,通过开展宣讲交流活动,将相关癌痛理念及技术优势与肿瘤科达成共识并建立起密切联系,得到肿瘤专科医生的理解与支持。虽然期间限于各种客观因素未能完成一例手术,但西区麻醉科坚定信心,早期通过临床访谈争取适宜病例,以多手段替代的方式陆续开展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置管、长时间硬膜外阻滞置管等方式完成数例癌痛治疗,在肿瘤科患者群中间获得一致好评。此例鞘内植入手术达成鞘内镇痛和鞘内化疗的双重治疗目的,不仅为癌症患者带来福音,也为癌痛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经验。
(西区麻醉科:王敏、薛佩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