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导管技术显神威,不明原因肺高压终得解
2024-11-11 16:29管理员
【本网讯】近日,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救治一位因不明原因肺高压而长期困扰的患者。经过医生们的精心诊治和先进技术的运用,该患者终于摆脱疾病的阴霾,重获健康。
据悉,57岁的张先生近期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等症状,曾到市区多家医院就诊,病因一直未能明确,导致无法开展针对性的治疗。面对这一困境,张先生深感犯愁。后经人介绍,他来到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寻求帮助。
心血管内科医生对张先生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详细的诊治方案。针对外院心脏彩超结果中显示的右心系统压力增高并扩张的情况,医生进行再次复核,并深入查找原因。
11月7日,医生为张先生行右心导管检查。这一检查是了解肺循环状态的重要手段,可以测定血流动力学及血氧参数。通过这一检查,张先生被确诊患有肺动脉高压,并发现其上下腔静脉血氧饱和度68%与右心房血氧饱和度84%存在明显差值,提示可能存在心内异常分流。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张先生多次心脏彩超结果并未发现心内异常分流。医生对超声结果产生了质疑,并在术后安排更为精准的经食道心脏彩超。这一次,医生终于发现了隐匿已久的房间隔缺损,困扰已久的诊断终于明确:先心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房间隔缺损)。
根据右心导管测算结果,张先生具有房间隔缺损修复术的适应症。随后,他被转至外科进行手术,手术过程顺利。这一病例的成功救治,不仅彰显了医生们洞悉幽微、敏锐观察的能力,也离不开右心导管技术的精准运用。
肺血管病是肺动脉、肺静脉及肺毛细血管结构和(或)功能异常的肺循环疾病总称,其病因复杂、病情进展迅速。如不及早诊断和尽早治疗,患者远期预后不佳。而右心导管术是一种将心导管经外周静脉送入右心系统测定血流动力学及血氧参数的介入技术,是了解肺循环状态(如肺动脉压力、心输出量等 )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肺血管病的诊断、风险评估及治疗效果监测,可以更好地指导医师的临床实践。
近年来,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积极响应国家肺动脉高压专科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右心与肺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的号召,积极发展肺动脉高压亚专科建设。医院不仅引入先进的肺高压诊治理念和技术,还在全国地市级医院中率先开展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目前,医院已常规开展肺高压诊断、病因筛查(包括遗传基因)、治疗、风险评估等全流程诊治服务,为众多肺高压患者带来 “心”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