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车祸再遇“死神镰刀”,首席专家刀下救“心”

2024-08-02 09:00管理员

近日,52岁的姚先生因车祸致创伤性主动脉夹层(Standford A型),国家级首席专家、“金刀奖”得主、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名誉主任王志维教授带领团队成功实施外伤性主动脉A型夹层全弓替换+术中支架置入术,为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转机。

中年男子不辛遭遇车祸主动脉夹层生命危在旦夕

52岁的姚先生,两周前不幸遭遇车祸,导致全身多处严重损伤路人见状,立即拨打120将姚先生送至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抢救。患者到达医院,创伤中心早已开通绿色通道,迅速展开抢救。

急诊完善相关检查后提示颅脑外伤伴少量脑出血、多发肋骨骨折、骨盆骨折、腰椎骨折,并且合并心包积血、胸腔积液、创伤性湿肺、主动脉改变。

紧急关头,一场多学科联动的医疗救援行动迅速展开。心胸外科普外科骨科神经外科多学科紧急会诊后考虑患者为创伤性主动脉夹层,立即行胸腹主动脉血管造影检查(CTA),证实患者主动脉夹层(Standford A型),此时患者一度陷入失血性休克状态,生命垂危姚先生立即被转入心胸外科接受进一步的救治。

“主动脉是全身各脏器供血的大血管,压力、血流量巨大,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血管急危重症,被称为‘不定时炸弹’,夹层一旦破裂,血液就像洪水决堤般迅速流失,死亡率极高,其中,外伤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死亡率可达80%-90%。”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王青涛介绍。

把握救治黄金期,为主动脉手术铺平道路

面对主动脉夹层的紧急治疗需求,姚先生的复杂病情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通常情况下,主动脉夹层需早期手术干预,但姚先生因车祸导致的全身多处骨折、失血性休克及血压不稳定的状况,使得体外循环手术风险陡增,可能引发过量出血、循环系统进一步失稳,甚至危及生命。

“把握创伤性主动脉夹层治疗的黄金10至14天至关重要。”强调。团队迅速行动,通过紧急输血扩容稳住血容量,强化抗休克治疗以稳定循环系统,并辅以精细化的镇痛镇静管理,确保姚先生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为后续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挑战并未就此结束。车祸引发的严重创伤导致姚先生双下肺坠积性肺炎,痰液积聚,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生命体征再度告急。医疗团队当机立断,实施了气管切开术,直接改善呼吸功能,并同步加强抗感染治疗,为即将进行的高风险手术清除了呼吸障碍,创造了宝贵的救治窗口。

在此关键时刻,心胸外科王志维教授带领王青涛副主任医师等医疗团队开展多学科会诊经过全面评估与缜密讨论,团队决定为姚先生实施复杂且高难度的主动脉A型夹层全弓替换术,并融合术中支架置入技术。为确保手术万无一失,医疗团队还制定了应急预案,以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任何突发状况。

 

六小时通力协作,攻克主动脉A型夹层难关

经过周密规划与详尽评估,由心胸外科王志维教授亲自操刀,带领王青涛副主任医师等医疗团队,为姚先生实施了高难度的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鉴于体外循环手术对无菌环境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加之患者前期存在的肺部感染状况,团队对手术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针对气管切开这一关键环节,为避免肺部痰液污染主动脉弓部切口,医生巧妙地拔除原有的气管切开套管,转而采用经口气管插管的方式,以最大限度减少外界污染源的接触。并且严格执行气管切口区域的消毒隔离措施,确保手术切口全程的无菌状态,有效预防了因痰液等污染物导致的主动脉弓感染风险,为手术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心脏,医生们发现患者病情远比预期复杂:心脏显著膨大,心包腔内积存着血性心包积液,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区域则呈现出异常紧张的态势,并伴有瘤样扩张,尤其是升主动脉外膜呈现青紫色。进一步探查中,升主动脉后壁内膜的撕脱揭示了双腔结构的存在,一个直径达3厘米的破口赫然在目,极大地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

面对如此棘手的病情,心胸外科团队凭借深厚的医学功底与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麻醉科的紧密配合下,采取了主动脉A型夹层全弓替换加术中支架植入手术这一高难度手术方案。手术过程中,团队精准操作,严密止血,历时六个多小时的手术,不仅精准解除了主动脉夹层的致命危机,还降低了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风险。

术后第天,姚先生顺利脱离呼吸机,生命体征平稳,恢复状况超出预期。这一成功案例不仅彰显了医院在处理复杂外伤及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卓越能力,也体现了医疗团队在面对挑战时勇于担当、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目前,患者仍在医院接受进一步的观察和治疗,医疗团队将继续密切监测其病情变化,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康复。

“感谢王志维教授和您的团队,把我丈夫从鬼门关拽回来了!”张女士激动的说道。

(宣传部:陈文)

更多我院平台扫码或搜索
公众号
互联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