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生死攸关 圣医着手成春
2025-03-25 09:21管理员
【本网讯】3月14日,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新院区妇产科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联合手术,为一名孕35周+2天合并右下肢股总、右侧大隐静脉血栓血栓形成的高危孕妇实施“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在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下,手术顺利完成,母婴平安。
十年备孕路,孕期突发血栓
35岁的马女士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经历十年的艰辛备孕,终于在2024年7月自然受孕。然而,备孕不易,孕期更难。
马女士孕期发现患有脊柱侧弯和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最低降至78g/L。面对来之不易的宝宝,马女士格外珍惜。为降低孕期意外的发生,她减少了日常活动量。
4天前,那女士突发右下肢疼痛,经血管超声检查,发现其右侧股总血栓形成、右侧大隐静脉血栓形成,血栓范围接近4.4cm。
产科门诊以“孕1产0孕35周+2天待产,妊娠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收入院。周洪梅医师在见到马女士后立即嘱其下肢制动,以轮椅代替步行。
“股总静脉位于大腿根部,血栓脱落后随血流进入血液循环,可能会造成心、脑、肺等重要器官的栓塞和梗死”,周医生反复告知马女士和家属病情的危险性。
多学科参与,制定精准手术方案
面对这一复杂病例,高新院区妇产科迅速联系麻醉科、血管外科、新生儿科、重症医学科进行多学科会诊。经过全面评估和术前风险告知,高新院区妇产科副主任董金菊决定为马女士实施“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联合手术。这一方案既能通过剖宫产及时终止妊娠,又能通过植入滤网拦截可能通过的血栓,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双术联合,转危为安
由于马女士患有脊柱侧弯,无法进行常规的硬膜外麻醉,麻醉医师为其实施了全身麻醉。入院后马女士胎心音持续偏快,考虑胎儿宫内窘迫,妇产科团队率先实施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成功助娩一男活婴,脐带扭转36周,体重2350g,一分钟apgar评分8分。随后新生儿转入新生儿科进一步观察。
剖宫产手术完成后,血管外科副主任吴普照无缝衔接,顺利实施下腔静脉造影+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术后,马女士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抗凝治疗和产后护理。
妊娠是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尤其是围术期风险极高。此次手术采用剖宫产联合滤器置入术,既避免了传统分期手术的二次麻醉风险,又显著缩短了救治时间,是该院在多学科会诊下的一次手术创新。
董金菊提醒广大孕产妇,孕期和产后都是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高危时期,一定要做好基础预防。包括下床活动、床上进行踝泵运动、每日饮水量1500-2000ml、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等。孕期发现腿部疼痛、肿胀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高新院区妇产科:吴汝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