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名医】董佑红:守望生命,只为不辜负“性命相托”
2016-03-17 00:00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分子标志及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抗癌协会立体定向放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肿瘤专业十余年,对肿瘤的规范化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微创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守望生命,只为不辜负“性命相托”
荆楚网讯通讯员 龚波
忙碌。他忙碌地穿梭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三个肿瘤病区和放疗中心,用青春书写医者仁心。他头顶一大串的头衔,但经常对他的团队说我只想做一个“讲良心”的医生。
肿瘤科主任、董佑红副主任医师,心怀仁爱,佑护患者,用尖端技术和全新理念救治每一位肿瘤病人,竭尽全力延长每一个患者的生命。
4年间,一医院肿瘤科病室从1个增加到3个,患者从22张床位增加到150多张。作为全院发展较快的科室之一,董佑红每天都会带领他的医护团队耐心接诊每一位恶性肿瘤患者,精心制定每一个周密的治疗方案。他倡导并率先在地市级医院开展的“调强放射治疗”、“影像引导的放射治疗”、“图像融合的放射技术”、“细胞治疗”等先进技术,已使众多恶性肿瘤患者受益。这些规范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而他和他的团队从不含糊,因为,他们守望着患者最后的希望。
身不由已,我的时间在患者那里
与董佑红医生的预约采访,我们商量了几次,很多时候他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时间。
周末他也在病房里忙碌。就像上周日,一个老朋友专程过来看他,他很高兴。但直到吃饭的时间,作为主人的他依旧忙碌在病房。因为有太多的病人等着与他交流病情。好在朋友理解,而他却充满了深深地内疚。“可我做不到把病人丢下不管,我的时间永远在病人那里。”
早上7点半以前,董佑红总会出现在病房,提前半小时上班是他多年的习惯。他的科室一共有150多名患者,患者的病情他个个了然于心。每周至少会拿三天查房,三个病区,每次50多名患者,一圈站下来就是三个多小时。而周一,他常常忙得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周一最忙,会接待新的住院患者,详细的了解他们的病情,这个需要很长时间。”
我们的交谈断断续续,不时有病人过来咨询,或科室的医生征询他的治疗意见。面对病人,他结束时的最后一句话总是“那个细胞杀死了,就没事了”。随意而坚定,病人的紧张随即消散。
曾经有一个肺癌晚期病人,因为疼痛,每晚把床都摇撼得晃动。那段时间,董佑红每天夜晚都会去查房,并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患者家属,用药物帮患者止痛,用聊天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对于他来说,患者的时间没有白天黑夜。
以身作则,甘做人梯带领团队共成长
他是湖北省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省抗癌协会青年委员会常委,省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襄阳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等等,但即便众多的头衔,在一医院肿瘤科医护人员的眼里,他只是一个“讲良心”的医生。
对于患者红包或宴请,董佑红从来都是拒绝。他理解患者和家属那份期盼而焦急的心情,他会把病人偷偷塞给他的红包拿去交在病人的治疗费里。他会对那些宴请的家属说“你们与其请我出去吃饭浪费时间,不如让我有更多的精力治疗患者的病情。
作为科室带头人,他多次在科务会上强调,当医生要“凭良心”,要求科室医务人员坚决贯彻医院“降低药占比,缩短平均住院日”的政策,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为患者节省开支。
2010年,医院引进新的加速器。当时,留给中心搬迁以及机器调试工作时间只有一天。加上新的加速器,技术人员操作不是很熟练,董佑红二话没说,卷起衣袖,亲自协助技术人员进行组装、调试,规范的操作。新中心搬迁的当天晚上,董佑红8点回家吃完晚饭后仍不放心,9点钟又来到这里,一直到近11点多才离开。科室副主任梁医生印象深刻地记得这件事,“以身作则”在董佑红身上得到深刻的体现。
目前,由董佑红带头开展的调强放疗已经成为该科室领先同行的学科技术。放射治疗是肿瘤科工作的重要环节。但调强治疗的初期让很多医生都颇感陌生,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尽早得到这一先进技术的治疗,董佑红放弃不多的休息时间,手把手的指导。直到这一技术成熟应用,让更多的患者受益。吸引了周边省市的很多肿瘤患者慕名前来。
从一名年轻的医生成长为一名科室负责人,董佑红以身作则,带领出一支医术精湛的、骁勇善战的医疗队伍。他经常对他的团队说“决不能让找我们的患者失望”,是的,他深深地理解患者的生之托付。
为了提升整个团队的业务水平,提高大家的服务水平,他总循循善诱,向大家细心讲解自己的临床工作经验教训,更向大家传递“医者仁心”的态度,无私地帮助年轻的医师快速正确成长。
守望生命 让患者看到生的希望
耐心细致,亲切温和,是董佑红接诊患者一贯的风格。“他总能耐心倾听我们的讲述,每逢病情变化或调整治疗方案时,总会亲自或指导下级医生和我们患者做充分的沟通。这样的医生,我们信得过。”患者张凤枝(化名)如此告诉记者。
2009年,张凤枝被检查出卵巢癌。手术后,三年多的时间,每次化疗、复查,董佑红都会耐心地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而每次交流,张凤枝都能从董医生的话语中感受到生的希望。
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董佑红总跟他的医护团队强调尊重患者。肿瘤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无论在生理、心理还是社会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病程长、医疗费用昂贵、愈后差、随时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常常使患者产生放弃的念头。医务工作者只有深切体会到患者肉体上的病痛及其内心对生存的渴望,才能让患者生活得有尊严。
“选择适当的时机告诉患者的病情很重要,既不能在病人绝望的时候告诉他,也不能让病人轻视病情不配合治疗,这个就需要我们医生多跟患者家属沟通,随时了解病人的身体、心理状态。”说出来容易,但三个病区150多名患者,每个人都需要关注并不容易。只有心怀大爱,才能对患者如亲人,随时关注他们的病情。
肿瘤,是一个可怕的词,它让多少人失去生活的希望。尤其放化疗的影响,常常让患者望而却步。但在董佑红这里,他能让患者看到生的希望,科室的同事这样评价他。
2008年,有一位美丽的女患者罹患鼻咽癌,因担心容貌受影响而拒绝行放射治疗。不论其父母、朋友还是同学如何反复劝告都无济于事,姑娘始终一言不发。就在大家都一筹莫展时,董佑红用温润如玉的声音,从专业的角度上告诉大打消了患者的顾虑,患者主动地配合完成了整个放射治疗。
董佑红看过无数的病人,很多肿瘤患者从他手里康复,他想告诉所有的人,肿瘤并不可怕。如今,董佑红正在研究中药肿节风对放射性肺损伤防护作用的相关课题,发展祖国医药。作为一名普通的医生,他始终把病患的感受放在心头;作为一名学科带头人,不断对医学课题的研究正是他对患者的最后守望。
湖北日报网 http://xy.cnhubei.com/xysyyy/lzmy/201711/t40308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