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快报》芳菲 为爱奔跑 一路芳菲

2020-05-22 00:00管理员

 

为爱奔跑 一路芳菲
——记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区儿科主任芳菲
 
 

 
    楚天快报记者刘孝军通讯员龚波
    ■2016年12月1日,她带着领导的嘱托和同事们的信任,挑起了西院区儿科发展的重担。三年多来,她和同事们用辛勤和汗水,让门诊量增加近十倍,住院部常常“满员”。
    2020年1月28日,疫情肆虐,她临危受命,负责西院区儿童隔离病房的组建、管理和治疗,最忙时,连续5天4夜吃住在科室。她坚守抗疫一线41天,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循的情况下,创造了收治的43名发热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无一名家长和医护人员被感染的优异成绩。
    身材姣小,行事干练,态度谦和。她,就是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区儿科主任芳菲

    5天4夜守护患儿健康
    “立即组建儿童隔离病房,确保今天晚上收治病人。”1月28日上午,芳菲接到医院领导电话。其实,从1月23日起,作为专家组成员的她,一直坚守在市一医院西院区发热门诊。
    疫情就是命令。芳菲一边通知护士长召集人员,一边筹备物资、进行区域和流程设置,经过十二个小时的努力,晚上8点终于完成儿童隔离病区改造,成功收治两名发热疑似患儿。“患儿的治疗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只能仔细观察病情,认真分析和总结。”当时忙碌的场景,芳菲仍历历在目。刚开始医护人员非常紧张,芳菲就连续几天吃住在科室。1月30日,宁夏援襄医疗队的王洪波知道后劝她道:“芳主任,你几天都没有休息,这里交给我吧,你回去好好睡一觉。”芳菲怕援襄队员对各方面的情况不熟悉,又坚守30多个小时后,才换下去休息一晚。“症状很轻,但病症很重。”这是芳菲对患儿的病情仔细观察后,总结出的特征。随后她提出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得到市一医院专家组的高度认可。“患儿们的症状看起来好像很轻,但一看CT和生化检查结果,会发现病情较重。加上患儿的病情变化较快,容不得半点马虎。”针对这些特点,每天芳菲和同事到病床前查看每名患儿的病情,并对每名患儿的病情、治疗方法,一遍又一遍地分析和完善。
    2月3日,从武汉回来的一岁半小女孩甜甜(化名),因发烧,双下肺呈明显毛玻璃状,被收入隔离四病区。之前,甜甜的母亲因发烧,已被确诊。“甜甜妈妈由于担心,最开始几天每天给我打四五次电话。”芳菲总是抽时间,耐心解释和安慰。经过两个星期的治疗,甜甜治愈出院。
    由于患儿的特殊性,芳菲和同事们想尽各种办法,来帮助他们提高治疗效果。怕有些大小孩吃不饱,芳菲就把自己的盒饭分给他们;为了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大家想各种办法找来牛奶等各种营养品,送给患儿;奶粉、纸尿裤、卫生巾……只要患儿和家属有需要,芳菲和同事利用下班时间,跑很远的路替大家买好,送到手中;面对情绪烦躁焦虑的家长和患儿,芳菲和同事一个个不厌其烦地耐心沟通,解释病情,普及新冠知识,直到每个人的情绪平静下来,积极配合治疗……
    经过34天的鏖战,儿童隔离病区收治的43名患儿,近一半没有使用静脉注射治疗,全部治愈出院,治疗效果得到市领导和医院领导的肯定。

    患儿健康是我最大的心愿
    “芳医生,请你救救小强。”2019年10月的一天,小强的妈妈流着眼泪请求芳菲。“放心吧,我把小强留下来,就一定会想办法,全力救治的。”她的一席话,让小强的妈妈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11岁的小强,出生便患上了癫痫,由于家庭贫困,治疗时断时续,病情越来越严重。“2019年,我就治疗过三次。”芳菲说。
    镇定、平喘、吸氧……一整套的治疗流程下来,芳菲守在病床边6个小时,直到小强的病情趋于平稳。
    家住樊城区太平店镇的妞妞,出生两年多来,慢性咳嗽从未间断。由于妞妞属过敏体质,先后到十多家医院治疗几十次,吃药、打针后症状会暂时减轻。
    2018年6月,妞妞妈妈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芳菲。“你的小孩是过敏体质,平时出门一定要戴上口罩,把家里有灰尘的地方打扫干净,不要吃过敏性食物。”同时,通过抗过敏、雾化等针对性治疗一个星期后,妞妞的咳嗽奇迹般地好了。“芳主任,你真是太神了。”妞妞妈妈的感谢中,掩饰不住激动。一年多来,妞妞妈妈给芳菲介绍了很多患者。
    在芳菲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市一医院西院区儿科已小有名气,与三年前早已不可同日而语,门诊量增加近十倍,住院部常常“满员”。

    苦点累点都不算啥
    结合西院区儿科的实际,芳菲在充分发挥自身在小儿呼吸和消化这两个专业优势的同时,带动全科医生开展儿科全科病种的治疗。每月科室组织的学习,是大家共同提高的有力保证。集体查房、病情分析、学习课件……通过一项项措施的实施,科室的综合实力与日俱增。
    为了接诊更多患儿,芳菲坚持周一到周六上午坐诊。下午挤时间查房、讨论病情、制定治疗方案,科室管理的工作通常都放在下班后。虽然每天忙得像个陀螺,她却乐在其中,“只要患儿健康,我苦点、累点都不算啥”。
    芳菲和丈夫的工作都很忙,每天早出晚归,双方的父母年龄都比较大,小孩的照顾成了一大难题。“大儿子9岁,小儿子5岁,每天早上哥哥帮弟弟穿衣服、鞋子,两人一起吃完早餐后,便开始学习、上网课。两个小孩聪明懂事,给了我更多工作的动力。”说到这里,芳菲露出欣慰的微笑。

 

更多我院平台扫码或搜索
公众号
互联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