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好医生】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黄汉林:“患者的信赖是我成长的最大动力”
2022-05-30 00:00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黄汉林:“患者的信赖是我成长的最大动力”
湖北日报客户端2022-05-27 12:08
阳光亲和,细心专注。每天下班前,都要到自己负责的患者病床前转转,参加工作以来,他已经养成了习惯。
坚韧执着,锲而不舍。在科主任的指导和帮助下,他和同事们共同完成了肺癌诊疗的正规化、标准化,科室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多年的坚持和努力,他的诊疗水平快速提高,得到同事和患者的一致认可。
心存大爱,砥砺前行。在科室工作最吃紧的关头,在父母最难的至暗时刻,在爱人、小孩最需要陪伴的时候……作为一名医生、儿子和丈夫、父亲,他用信念撑起一片蓝天,用爱筑起温暖的港湾,扛过风雨,迎来彩虹。
他,就是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度优秀服务医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黄汉林。
共产党员就不怕吃苦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必须能吃苦,更不怕吃苦。”见到黄汉林时,他的这番话,让人肃然起敬。
慢阻肺、肺结节、哮喘、肺结核、肺癌……每天,黄汉林都和这样的患者打交道。看着因呼吸系统疾病而痛苦不堪的患者,黄汉林都会思考:如何能够给他们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让病人尽快重获健康。
在病房内负责十多名病人,他每天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围着这些病人转。每天查房时紧盯患者病情,随时调整医嘱,及时和病人家属沟通。黄汉林回忆,早些年,呼吸系统疾病在寒冷的季节是高发期,近几年这类疾病的季节性不再明显,一年到头病房里都住得满满当当。这意味着他和同事们的工作节奏不断加速,工作负荷不断加码。
有一部分呼吸系统疾病具有传染性,黄汉林置身其中却从未畏惧过。“选择了这项工作,就不能有退缩的理由,只要科学做好防护就好”。
2021年11月的一个周末,黄汉林值夜班,一名14岁中学生因发热、呼吸困难紧急转入医院。当时,患者出现了严重呼吸窘迫,并伴有低血氧,结合原就诊医院胸部CT影像,考虑重症肺部大面积感染。
具有强烈责任心的他告诉自己,必须马上治疗。由于晚上不能做气管镜,黄汉林立即联系气管镜室人员,和同事一起加班行床边气管镜检查,从气管内吸取40毫升分泌物后, 患者呼吸困难明显好转。最终,患者被诊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给予抗球菌治疗后,很快痊愈出院。
参加工作以来,黄汉林始终恪守“白衣天使”的职责,践行生命守护神的伟大使命,无论节假日,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骄阳似火,天寒地冻,一个救援电话,他从来二话不说,立即赶到医院抢救病人。有些病人家属感动得送他红包,都被黄汉林婉言谢绝了。“这是我应该做的,也是我的职责”。
当好医生必须热爱学习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工作不像急诊一样每日面对生死时速,也不像外科一样立竿见影,一场手术患者就可走向康复。“今天的内科医生不再是只会单单地开药。”黄汉林时刻提醒自己。
气管镜检查、胸腔穿刺抽取积液、肺部穿刺活检等都是黄汉林最常做的检查,而这些检查的技术含量不低于一台小手术,他对每项操作都是如履薄冰。因此,学习成了黄汉林的必备功课和最大爱好。
黄汉林深知,每项操作都有一定的危险性,尤其是呼吸内科,有很多的插管、穿刺和活检等,对操作者有很高的技术要求,这就要求医生必须严格掌握和锤炼操作技术。
2018年4月,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专门进修肺部肿瘤诊疗归来的黄汉林,在陈俊文主任的带领下,先后开展了全麻下气道介入手术,在气管镜下进行气管肿瘤切除、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气管支架等多项新技术、新业务。
随着肺癌治疗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成功运用于临床,以前需要转院、转科的病人,均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
“目前,我们科室每月治疗有20多例此类患者,有不少都是慕名而来的。”黄汉林言语中透露出自豪。
好男人心存大爱敢担当
呼吸是生命的开关,如此简单,又如此重要。黄汉林用特有的担当,践行着一个好男人的本真。
和患者朝夕相处,黄汉林和不少患者成了朋友,变成了家人。“黄大夫人很好,他的电话号码我和孩子都有,不住院的时候,有点事都先打电话问问他,从来没见他推脱和不耐烦。”住院的李大爷感叹道。“每次出院,他都嘱咐我们照顾好老人,还教给我们很多应对老人疾病突发状况的处理方法,他现在是我们家最信赖的人。”李大爷的孩子说。
“黄大夫,我想本周来住院,你帮我留个床位吧。”现在,黄汉林拥有了一批忠实的“粉丝”。50多岁的吴先生十多年前患慢阻肺,一年要住四五次院。7年前,黄汉林第一次成为他的管床医生,除了做好治疗外,黄汉林还对他的生活和如何科学呼吸不厌其烦地进行训练指导。慢慢地,他们之间的情谊,随着吴先生住院次数的减少,变得更加亲密。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作为最初抗击病毒的最前沿主阵地,黄汉林在科室处处冲在最前面。他坚持每日正常上班,仔细查看患者病情,阅读胸部CT片,最大程度排除疑似患者,保障科室其他患者安全,从未退缩。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时他的母亲正在省肿瘤医院做手术,为了不耽误工作,黄汉林仅请假三天前去陪同。由于没有人照顾,术后第5天,他把还带着引流管的母亲转回襄阳住院。而这时距他父亲查出尿毒症仅仅一个多月。
父母相继患上重症,小孩才出生三个月,所有的事情像大山一样瞬间压在黄汉林的肩上。一直支持他的妻子偶有怨言时,他总是安慰道:“没事,有医院和大家的支持,我们扛一扛就会过去的。”
同呼吸,共命运。寒来暑往,黄汉林始终爱岗敬业、默默地做着一件事,那就是用自己的努力付出,让每名患者都尽早康复。因为,患者的信赖是他的最大动力。(湖北日报客户端全媒体记者刘孝军 通讯员龚波)
责任编辑:张源
(原载2022年5月27日 湖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