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晚报】24小时待命 急诊科故事这样上演

2022-08-19 00:00

 

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正在进行抢救 通讯员刘晓东 全媒体记者朱月皎摄

□通讯员龚波 刘晓东 全媒体记者朱月皎 实习生吴梦婷

如果说医院是生死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科就是这个战场的前沿阵地,而承担着急救任务的急诊科医生,就是冲在阵地最前方的战士。

第五个中国医师节前夕,记者就走进了市第一人民医院,体验了急诊科医生们的24小时。

悉心劝说

坚持揪出“真凶”

指针指向0点,城市归于宁静,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大厅灯火通明,门外的“急诊”二字,在夜色中醒目又急切。门内,救护车的警笛声、平床轮子飞速滑过地砖声、医护急促的脚步声……声声入耳。

接“大夜班”不久,急诊内科医生胡十卉便接诊了一位颞颌关节疼痛患者王大爷。前一晚,王大爷两侧颞颌关节出现了三次间歇性剧烈疼痛,第三次发病时,还感觉心慌,喉咙发紧。

来医院,王大爷只是希望医生能为他开点止疼药,但在询问了年龄、具体发病情况、基础病史后,胡十卉还是建议王大爷做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结果并不典型,但ST段轻度抬高,加上患者62岁,有多年高血压病史。”综合考虑后,胡十卉怀疑这不是普通的疼痛,而是急性心肌梗死。她建议王大爷再做一个肌钙蛋白检查,检测是否真存在心肌梗死。但王大爷认为这完全是多此一举,在胡十卉锲而不舍的悉心劝说下,王大爷这才接受。而就在检查过程中,剧烈疼痛再次来袭,胡十卉急忙为王大爷上监护仪,发现某段时间内其心跳减慢,血压下降。随后出来的肌钙蛋白结果也证实了她的猜测。胡十卉立刻联系心内科医生为其进行支架植入。

即使休息

也要随时待命

8点,明媚的阳光照进急诊大厅,经历了一夜“硬仗”的急诊外科医生聂明喜将接力棒交给同事。

“每天的交班尤为重要。”聂明喜说,每位病人的病情,用药情况及用后的身体反应、特殊检查检验等,都必须事无巨细交代清楚、无缝衔接。

而此时,他的工作尚未结束,他开始在电脑前补充完善着一份份电子病历,直到中午11点才真正下班。

急诊科医生,即使休息,也是24小时待命。

14点50分,微信急救群又发来患者信息:30岁,男性,酒后驾驶摩托车摔伤,目前呈昏迷状态,瞳孔不等大,出现脑疝。“初步判断重型颅脑外伤,脑疝可能压迫神经中枢,造成心脏骤停,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意识到情况紧急,还没来得及午休的聂明喜立刻打车赶到医院,为了节约时间,他提前帮助病人挂号,并联系脑外科医生前来急诊科会诊。

患者抵达医院后立刻送入绿色通道,30分钟内,所有检查信息由电脑同步更新,聂明喜更是全程陪同,寸步不离,直至将患者送入手术室。

该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丁洪涛说,急诊科是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任务最重的科室,面对纷繁复杂的疾病,急诊科医生要快速准确全面诊断病症,做好基础生命支持,在“时间窗”内完成生命拯救,为后续的团队接力救治打下基础。这就要求医生们要在工作之余及时“充电”,博览医书,及时更新知识储备。

技术过硬

还得顶住压力

16点,该院西区急诊科里,急诊外科医生高良奎正在为一位91岁摔倒受伤的奶奶缝针。

老人头部共有3个伤口,最大的在枕部,约12公分。不仅如此,老人前额有个直径4厘米左右的肿瘤,肿胀伴内出血的肿瘤加上高龄老人皮肤松弛,加大了缝合的难度。

“缝合时要注意细心观察,避开血管,缝合后也要注意出血情况。”每一针,高良奎都格外仔细,原本半个小时就能完成的缝合,高良奎整整缝了一个小时。

在精湛、娴熟的技能之外,急诊科医生还得有颗“大心脏”。

“雷大夫,快来看看,患者呼吸有些急促……”

21点,听到护士的呼唤,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雷艳青挂断电话,立刻赶到抢救室。

然而,并不是每一次全力以赴都能挽回生命。她带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办公室,此时,已经22点。这边的雷艳青心情沉重,刚刚电话那头的女儿已经睡去。

很多父母是在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而雷艳青的女儿却在羡慕“别人家的妈妈”。妈妈周末无法陪伴、家长会总是缺席,只有自己报听写、自己睡觉、自己上学……雷艳青说,这份24小时待命、说上“战场”就上“战场”的工作,让女儿偶尔也会和自己闹情绪,叠加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压力,她也时常失落、心酸。但作为抢救生命的“战士”,注定了他们必须具备消化负面情绪、变压力为动力的能力。

急诊科主任徐鹏说,急诊科的门外是生活,门内是生命。急诊科真正的24小时里,发生着远比这些更多的故事,如值班室床上一周都没人动过的被子,如中午送来的盒饭直到晚上才吃,这些故事也许细碎、平凡,但彰显着的正是这份职业的不凡。

更多我院平台扫码或搜索
公众号
互联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