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好医师】襄阳网 曾海平:十五年,她只为一群特殊的孩子!

2023-10-25 16:02管理员

折翼天使的“守护者”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3年资深好医师、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曾海平

“小可乐,真乖,听医生的话好好训练。”

 

“来,花妹妹跟我击个掌。”

 

“躺着不动哈,医生给你做针灸。”

 

……

 

近日,在位于襄阳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大楼的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院区内,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曾海平一边仔细地在病区各个治疗康复单元查看,一边和小朋友们打招呼。

 

康复院区4至7楼是儿童康复中心,作为“当家人”的曾海平已记不清走过多少遍,在这里康复治疗的每个患儿,她都给予儿女般的关爱和温暖。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从事儿童康复工作15年来,曾海平将满腔心血和热情倾洒到这群患儿身上,以一颗悲悯之心,照亮患儿成长的道路,甘当折翼天使的“守护者”。

心存大爱

只为守护折翼天使

2010年的一天,妇产科医生曾海平接到通知,医院选派她到刚成立的儿童康复中心工作。放弃工作十几年的专业,去一个全新的领域探索,曾海平却一口答应,“我见过很多刚出生就不太正常的宝宝,他们才是最需要帮助的特殊群体。”

一切从零开始。面对完全陌生的专业,曾海平带领两名同事到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从头学起。没有病源,曾海平和同事们走遍各个县市区,对一个个小孩进行筛查。

 

刚开始治疗时,主要以针灸、按摩为主,辅助简单的运动训练。当时就诊的病人病情比较重,四肢僵硬,腿、脚、踝严重变形,曾海平带领治疗师们给患儿治疗,手把手地教会家长,怎么样在家中配合训练。每天,她穿的白大褂后背都能印出一大片汗渍。

 

唯有康复出效果,家长才会认可。曾海平深知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为残疾患儿服务。她白天收治病儿、做康复,晚上学习相关教材,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随着儿童康复中心名气越来越大,2014年开始,常年至少有150名患儿在这里康复。

采访当天,记者随曾海平走进一间功能锻炼室。13岁的小强正在做平衡康复治疗,曾患重度脑瘫的他,是跟随曾海平时间最长的患者。

 

“你好,阿姨。”小强主动和曾海平打招呼。

 

“小强真不错,听医生的话好好锻炼,最近又长高了呀。”曾海平温柔地抚摸他的头。

 

其实,像小强这样的幸运儿在这里还有很多。

 

春去秋来,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雪,曾海平每天都准时到岗,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投入儿童康复工作事业。无论病号多少、下班多晚,她总是诊治到最后一个患者。再苦再累,每当看到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和一声声稚嫩的问候,曾海平感到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甘于付出

帮“天使”撑起蓝天

医者父母心。每次看到一个个家庭因患儿引发的家庭矛盾而背井离乡、倾家荡产却求医无门时,曾海平在反复地思考,作为儿童康复医生,一定要通过合理的康复手段使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残疾程度,早日回归社会,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十年如一日地坚守谈何容易。经过探索和实践,曾海平擅长脑损伤高危儿童随访与管理、脑瘫、智力低下、言语发育迟缓、孤独症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对于残疾儿童、残疾儿童家庭的困难更是感同身受,总是耐心询问病史,精心诊断,合理安排治疗方案,使患儿功能得以快速提高,更早地融入社会。

2021年6月,康康的妈妈哭诉着告诉曾海平,“2岁多的孩子从不与家人互动,也不愿意与小朋友玩,到现在不会说话。去外地医院检查,医生说考虑孤独症,我瞬间觉得天都塌了。”

 

“你来找我,就请相信我。”曾海平一边耐心安抚这位妈妈,排解其焦虑情绪,分析康康的症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后,安排了综合康复治疗和家庭康复指导。

 

2个月后,康康的眼神对视和呼名反应均有好转,让这位妈妈看到了希望。渐渐地,康康可以喊“爸爸、妈妈”,能与小朋友简单地互动,会和医务人员打招呼……经过一年多综合康复干预后,康康各项能力水平达到正常,融入了幼儿园生活,还学会表演唱歌、跳舞等。

 

“你看,今年六一儿童节,康康表演节目,他妈妈还专门拍了视频发给我看。”曾海平说着掏出手机。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2021年2月,随着听力言语康复定点机构的成功获批,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康复中心成为鄂西北首家同时获批肢体障碍、智力障碍、孤独症、听力语言康复门类齐全的康复医院

医者仁心

让每名患儿完美绽放

“我们把每个患儿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这是曾海平跟同事们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她也一直在践行。

儿童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疗程长、费用高、家长心理负担重。一些家长想放弃治疗,曾海平便找他们谈心,想办法尽可能节省费用,帮助树立信心,解决各种困难。

 

2022年4月,儿童康复中心从市一医院西院区整体搬迁至位于襄城区的康复院区。搬迁之前,由于一部分长期康复的患儿和家长都是在西院区附近租房居住,非常方便。面临前,曾海平主动争取医院领导的支持,组织家属召开座谈会,听取大家的诉求,并想办法帮忙解决。经过多方协调,市公交总公司开通了从西院区至康复院区的通勤车;联系附近居委会,帮助家属租房子、砍价格;协调食堂,保障一日三餐正常供应……

 

当我们随曾海平走进结构化治疗室时,几名小朋友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快乐地做着游戏。“我们采用医教结合综合康复治疗,通过社交游戏、心智解读、想象力课堂、感觉统合、听觉统合等课程的综合治疗,让孤独症患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曾海平介绍。

 

6岁的果果和4岁的月月主动与曾海平招手,一点也不陌生。原来,分别患有智力障碍和孤独症的他们来自巴东,是在老乡的介绍下来康复治疗的。“目前,每天有近300名患儿来我们康复中心康复,其中来自襄阳周边省市的有30多名小朋友。”曾海平说。

 

杏林春暖,爱洒人间。天使们的微笑是对曾海平最高的奖赏,家长们的赞扬是对她工作的肯定。曾海平以精湛的医术和对患儿的关爱,完美诠释了“医者仁心,济世博爱”。

(2023年10月25日襄阳网公众号)

更多我院平台扫码或搜索
公众号
互联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