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晚报》“导航针”“专用鞘”“监测探头” 多项专利助力脑出血手术

2022-11-21 09:53管理员

“导航针”“专用鞘”“监测探头”

多项专利助力脑出血手术

傅楚华(右二)在做手术(受访者供图)

□通讯员龚波 陈文 全媒体记者朱月皎

大脑,一个神秘的禁区,柔软的脑组织上分布着错综复杂的脑神经纤维和纵横交错的毛细血管,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在这里“动刀”,任何一点点差错,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为了快、准、稳地解决脑出血问题,研究“脑出血”治疗十多载的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傅楚华,发明了多项专利,为脑出血患者带来福音。

一针“定位”,直击“靶心”

近年来,脑出血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傅楚华介绍,每年市第一人民医院仅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病例就超过500例,手术清除血肿成为挽救脑出血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

40出头的王先生(化姓)患高血压多年,前段时间,他就经历了脑出血的生死时刻。突然在家晕倒后,王先生被家人送入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入院后被诊断为脑出血破入脑室,出血量约30毫升。考虑到该患者已经具备手术指征,傅楚华决定在CT定位下行血肿腔穿刺引流术。

“微创手术时,血肿穿刺到中间位置最有利于治疗,就像打靶,正中10环为最优,我们的要求是一针直击‘靶心’。”傅楚华说。

术中,他采用了由他发明的一种基于激光引导的脑出血手术简易导航穿刺装置,将引流管套在穿刺针上,快速、精准地找到了出血部位,并将血引流出来。术后,王先生的头上留置引流管,通过向血肿腔内注射相关溶血药物,让残余血肿成功排出。目前,王先生恢复良好。

“对于大面积脑出血的患者,抢救可谓争分夺秒。”傅楚华介绍,传统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就是“开颅”。

如今,血肿腔穿刺引流术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两种微创手术方式被普遍应用,在减少创伤的同时,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和患者康复时间。而导航穿刺装置,能在这两种微创手术中为精准定位血肿“加分”。

拿起装置,傅楚华介绍,其构造包括针芯、外壳和激光模块,激光模块设于外壳内,针芯约25厘米长。

“以往,徒手穿刺定位基于头颅的大致解剖标志,依赖医生的个人经验,有时候需要反复寻找血肿位置。而神经导航仪一般价格昂贵、操作复杂费时,对于收治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大部分基层医院而言,缺乏相应设备。而使用这种简易装置穿刺时,当“模块”的激光线与所述针芯轴线重合,就能保证穿刺方向不偏移。所以,即使是经验尚在积累的年轻医生,配合CT定位,加上计算、划线,也可以快速找到血肿位置,具有操作简单、精确度高的优点,很适合脑出血手术。”傅楚华说。

经过3年的临床试验,今年5月,傅楚华收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目前,该专利已应用于我市8家基层医院,在脑出血微创手术的辅助导航上,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建立“通道”,降低损伤

而在结构精密复杂的大脑中“动刀”,除了要精准,还要防止一不小心带来的二次伤害。

2018年,傅楚华发明申请了一种脑部手术通道专用鞘。

“这种呈空心圆柱状的透明鞘置入脑内,就如同建立了一个从脑表面到病灶的通道,能够在术中很好地保护脑组织,避免因器械来回通过引起的损伤。”傅楚华说。

冬季气候寒冷,空气干燥,早晚温差较大,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受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压上升,易造成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

近日,年过六旬的李大爷(化姓)在清血肿手术后依然残留血肿。傅楚华立刻为他做了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才让李大爷转危为安。

傅楚华表示,在临床中,像李大爷这样发生残留脑内血肿的病例并不鲜见。

“如果在一次手术中,就能监测到残余血肿,并精准‘排雷’,就能让患者有效避免二次手术的痛苦,进一步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傅楚华说。

为此,去年,傅楚华发明了一种用于术中监测的红外光谱探头,用于在脑出血术中监测大脑内有无其他出血点,目前该装置正处于试验阶段,正在申请专利。

“作为一名医生,既要救死扶伤,也要能运用医学科研,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病痛。”傅楚华说。

傅楚华提醒,脑出血发生的主要原因与高血压、糖尿病、情绪激动、酗酒、吸烟、心脏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等有关。

市民如果突然无明显原因发生剧烈头痛、面部或肢体麻木无力、单眼或双眼视物模糊、行走困难或头晕嗜睡等,都要重视起来,立刻前往医院治疗。对于脑出血,越早发现,越早诊断,越早治疗,才能最大限度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利于后期恢复。

(原载《襄阳晚报》2022年11月21日 健康周刊)

更多我院平台扫码或搜索
公众号
互联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