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晚报》白衣天使的“隐藏本领”有多少
2023-05-12 10:28管理员
搞科研、擅发明,不断解锁新技能
白衣天使的“隐藏本领”有多少
朱丽华(前右)与同事讨论病例
宋丽在护理病人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男护士
□通讯员龚波 周玉梅 宁婧 全媒体记者赵玲 文 通讯员林娟娟 摄
如果你对护士的了解还限于打针、发药、清理伤口,那就“out”了!如今,一群白衣天使,早已悄悄变脸,他们不仅学历高、业务专,而且搞科研、擅发明,在不断解锁新技能的同时,为患者带来新体验。他们,成为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力。
“专家型”护士,当的不只是“配角”
在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工作正在向专业化发展,专科护士逐渐成为护理主力军。
80后宋丽是ICU里的“护理工作排头兵”。2016年,她考取了重症专科护士证,如今已成长为院内重症专科学组组长。今年2月,宋丽和“战友们”经历了一场对22岁暴发性心肌炎女孩的“生死营救”。患者小文(化名)被送来时,已处于休克状态,血管也“瘪”了,医生为其进行了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打开了“绿色生命通道”,然而,这条通道无法较长时间维持。为了从“死神”手里抢回小文,ICU专科护士们接连上阵,按照医生制订的治疗方案,结合病人的情况,发挥各自的专科技能,主动思考、默契配合、细心护理。38天后,小文终于成功“闯关”。
相比ICU专科护士们的惊心动魄,康复医学科吞咽专科护士熊荣荣的护理则多了一些“烟火气”。2021年,熊荣荣和科室主任一起进行了“风油精口腔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病人中的应用”的探索。
“简单来讲,就是用风油精口腔护理液代替冰盐水进行常规口腔护理及口腔嗅觉、味觉、感知觉刺激,从而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熊荣荣说,这次探索的开始,源于主任的一次口腔溃疡。当时,主任无意中看到说明书上介绍风油精可以内服,便带领她将此法应用在一位口水多的插管病人身上,没想到,患者爱流口水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吞咽功能也逐渐恢复。至今,该方法已在科室广泛应用。“护士不只是医生的助手,更应独当一面,成为专家。”熊荣荣说。
随着护理角色的转变和技能的扩展,还有一群人,默默站在全院护士的身后,用专业的知识、规范的行为,指导护士开展技能操作培训,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全院护士行为逐步规范,并在多次技能大赛中斩获奖项。
虽然是95后,但陈爽已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护理技能大赛,并获得荣誉。如今,除了泌尿外科的日常护理工作,作为院级护理操作小组核心成员,她还坚持带教工作。“护理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环节的操作都必须精确无误。”陈爽说。
同样,作为护理能手,新生儿科的护士许海静,肩负着新生儿复苏培训工作,曾救下一名早产儿。“看到孩子们健康成长,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许海静说。
如今,“护理服务预约上门服务”在全院得到推广,有效打通了护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满足了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护理服务需求。
“研究生”护士,高的不只是学历
作为医院人才梯队发展的新趋势,能带团队、搞科研的高学历护士日渐成为“香饽饽”。目前,市第一人民医院硕士研究生护士共12人。
今年34岁的神经内科护士长彭剑英,正是该院首位拥有全日制硕士学位的护士。前年,科室收治了一位破伤风患者,气管切开之后,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口水变得异常多,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护理难题和感染风险。
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彭剑英开始主动引导护士们用“循证”的方法寻求解题思路。
当从口水引流调试到造口袋,护士们的思路逐渐打开。为造口袋安装导流管,即可解决储存空间不够的问题,在造口袋上开小口,以便进行每日口腔清理……最终,彭剑英带领神经重症护理团队成功获得了专利——“一种气管切开患者的口水引流袋”。
有了好的开始,3年来,团队再接再厉,共申请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目前已成功获批16项。
手术室研究生护士朱丽华介绍,在敏锐捕捉到手术室外的“哭声”后,她带领团队思考探索,去年,他们打造的“无哭声手术室”获全国医院“百强案例”荣誉。
卡通贴纸、漫画绘本、玩具汽车,走进该院的“术前准备舱”,患儿仿佛置身儿童乐园。而当患儿开着玩具汽车,在爸爸妈妈的“护航”下进入手术室,分离的哭声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信任。
“无哭声手术室”从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给家长和孩子带来温暖、平静的手术体验。
“男”丁格尔,拼的不只是体能
在市第一人民医院,73名男护士正凭着他们的强壮、敏锐、沉稳,撑起医院护理工作的“半边天”。
“快,准备心肺复苏……”急诊科抢救室里,几名男护士“接力赛”般对一名慢阻肺患者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仿佛在与死神掰手腕。几个回合下来,男护士李双全身是汗,手臂开始感到酸软。然而,这并不影响他和同事们接力抢救的速度,两小时后,患者迎来了生命的奇迹。
而此时,抢救室另一边,一台心脏手术正紧张进行,男护士陈家鹏认真进行着体外循环工作。待此项工作完成后,这个95后大男孩还将承担心胸外科重症病人的护理工作。
陈家鹏说,男护士有着先天的体力优势,他们被赋予了更多的角色和使命。
然而,这些“硬核天使”的优势绝不仅仅是体力。
李双表示,男护士对器械有着天生的敏感和突出的应变能力。比如,平常工作里,他会对机器上的报警参数更为关注和敏感。
而凭着过硬的技术和沉稳的心理素质,陈家鹏被医院送到北京阜外医院学习体外循环技术。去年底,学成归来的他多了一重身份——“体外循环师”。
(2023年5月12日《襄阳晚报》)